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18-09-25 09:55:22 197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课程体系构建中的最小单元。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条件。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刚刚起步,没有完备的支持,顶层设计也未形成,一些关键性问题有待探讨解决。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需要解决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

(一)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不同时期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内容有3个方面,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知识、岗位职业技能。

(二)国际通行的人才培养标准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各国的职业人才培养标准有所不同,但基本要求相似。如英国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开展现代学徒制最好的国家之一,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体系要求接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学徒必须同时具备4个基本条件才能毕业:第一,学徒必须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训练,达到一定专业技术标准,类似我国学徒需修满一定学分获取毕业证书;第二,学徒通过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第三,学徒通过通识课程学习,达到必需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与人合作、信息处理能力等通用能力标准;第四,学徒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对企业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企业要遵守保障学徒的权利和明确学徒责任义务的相关法规,在我国通过企业与学徒,学校与学徒签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协议,确保学徒的合法权益。可见,英国的职业人才培养标准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

  二、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单位是课程,组织结构单位是课程模块。根据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可将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为4个模块: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一)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使学徒具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相当于英国的通用基础课程。设置此课程模块需要注意与企业文化和岗位实际相结合,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个人的价值实现一定要基于工作岗位。

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主要让学徒学习和感受职业素养的内涵,体会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为学徒未来的职业规划、职业定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具备一定的通用职业能力。本模块主要包括“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英语、常用办公软件和企业公文写作等。“两课”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制定教学计划,但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手段等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企业文化、企业安全教育、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课程。

(二)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使学徒掌握同一行业的基础专业技术技能,即不同企业所共同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具备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模块构建需要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基于多个企业的同类岗位,以大型先进企业为基础,培养人才在行业的通用性。专业知识一定要建立在为岗位工作服务的基础之上,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构成,应包含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基本技术技能体系,是以行业工作岗位通用的工作任务和职业基础能力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开发、课程标准编制。该模块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学徒必须通过每门课程考核,获取全部的学分。

(三) 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徒掌握合作企业具体岗位的技术技能。

本课程模块构建要以企业具体岗位的核心能力、合作企业岗位用人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参考,开发至少两个岗位方向的技术技能课程组合模块,供学徒进行选择,课程以师带徒岗位培养为主。

本课程模式旨在从合作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培养某个岗位的特殊的岗位能力。因而依据岗位类型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可有几种课程供学生自选,解决企业多岗位的需求。

(四)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学徒的兴趣和职业取向,培养学徒适应职场变化的能力。本模块根据各个职业的职业成长规律,着眼于学徒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课程。学徒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自由选择课程,由校企联合委派企业师傅,以师带徒的方式,实施在岗的个性化培养。

  三、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一)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

很多年轻人喜欢工作的挑战,因此不愿接受企业员工“终身制”制度,学徒未来的工作存在较大的迁移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单一以某一个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而应符合整个行业系统通用和公认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需对该培养要求设置相应课程模块,课程范围应体现“宽”而不“深”,培养的学徒具有行业通用的基础职业能力,以此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

(二)满足合作企业岗位用人的基本需求

学徒的培养必须以具体合作企业为落脚点,合格的学徒应能胜任合作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能满足合作企业岗位用人的基本需求,符合某一合作企业或某几个合作企业所需的职业专长。通过开发基于合作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企业才能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企业导师才能完成师带徒教学,课程考核必须基于岗位工作业绩,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对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实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适合校企联合培养的基本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联合培养是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的主要方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的开放、课程教学的实施,应由校企组建的双导师团队共同完成,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授课方式应多样化,能充分按照校企联合培养的要求实施。

(四)充分考虑学徒的个人发展需求

现代学徒制能正常实施需签好“三份协议”,即学校与企业、企业与学徒、学校与学徒的协议。通过对协议和相关规定的遵守,保证学徒能够进入适应的学习环境,并保障其在学习发展中的各项权利的实现。构建课程体系也应能充分考虑学徒的个人发展需求,设置拓展课程模块中多样化课程,学徒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进行选择。

  四、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

(一)构建的切入点

通过开展行业和合作企业需求调研,明确行业通用岗位和合作企业岗位需求,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作为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切入点,分析行业通用的岗位基础职业能力和合作企业岗位(群)核心职业能力。通过对具体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对每项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排序、归纳和合并,提炼出岗位(群)的通用基础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

(二)专业课程开发与课程模块组织

基于工作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结合合作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兼顾学徒的可持续发展基本需求,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设置或开发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流程图如图1。适用于行业通用岗位需求的课程和岗位基础能力的课程组合成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满足合作企业用人岗位(群)需求的课程组合成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考虑学徒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可持续发展基本需求的课程组合成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实施采用双导师联合授课制度:职业素质基础养成课程模块和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采取导师组负责制,主要由一名学校导师,若干名企业导师组成,以学校导师为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课程理论教学与组织协调工作,企业导师以师带徒的方式负责课程岗位技能教学与考核;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岗位培养。  (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学徒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注重学历教育与岗培训教相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打破学科体系框架,构建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步骤:第一步,专业岗位调研,明确专业所服务的主要岗位(群)。第二步,专业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主要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第三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点。第四步,依据工作过程设置或开发专业基础课程,构建岗位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第五步,根据合作企业岗位用人的特殊需求,设置或开发专业企业课程,构建多个可供学徒自由选择的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第六步,设置不分专业的职业素质课程,包括“两课”,构建职业素质基础课程模块,并设学徒拓展课程模块,组成专业课程教学构成表。第七步,按照企业的生产或工作过程确定开课次序,以构建成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现代学徒制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分为4种:集中讲授、企业培训、任务训练和岗位培养。集中讲授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在企业教学点进行集中理论教学;企业培训主要是企业专题讲座、企业生产岗位或实训场地等场所的实操演示;任务训练主要是课程中设计的若干个训练任务,学徒在岗位工作中独立完成任务的训练;岗位培养主要是在企业岗位进行的“师带徒”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企业导师指导的实践教学。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进程表按照岗位工作过程的先后次序设置课程的上课时间,其中职业素质养成课程贯穿于四个教学学期。教学进程表中需明确每门课程的考核要求,课程的考核一般由理论考核、任务训练考核和岗位培养考核共同组成,具体考核成绩的比重由双导师团队自行设计。

  总之,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分析行业所需职业核心能力,构建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以培养技术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业通用专业基础能力和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开放专业课程组建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和岗位技术技能模块;兼顾学徒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组建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这种打破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于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课程体系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